好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 发布于 6年前
  • 1550 人看过

——观摩翻转课堂后有感

陕西省丹凤县蔡川镇九年制学校:汪华文

山东省昌乐一中始建于1938年,坐落在城区东南部风景秀丽的万松山西麓,是一所历史悠久,教泽绵长、饮誉齐鲁、栋梁成林的省属重点中学。学校占地400亩,现有161个教学班,715名教职工,9200名学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度蕴,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的翻转课堂实验项目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在全国推广。

翻转课堂是把传统课堂中课堂上应该完成的识记与理解与课后应该完成的分析、应用、评价、创造翻转过来,把简单的识记、理解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反馈来完成,把复杂的分析、应用、评价、创造通过课堂深化讲解来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327日,我们带着对新课堂的好奇,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求,再次步入了山东省昌乐一中,进入教室、走进课堂,零距离感受翻转课堂的智慧与魅力。

为了完整、真实、系统的了解翻转课堂,我们于326晚提前介入,借学校开放日之机,进入八年级10班,准确的了解了昌乐一中推行的翻转课堂二段四步十环节二段的第一段––课前自学反馈的落实情况。今天的课堂教学观摩,是昨天自学反馈的延伸,是为了完整的了解二段”––训练展示的实施情况。

我们观摩的是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自学反馈的教学程序是:先出示教学目标、重难点;在让学生自学,自学的内容是:研读教材,观看微课(每个学生都自带AP,老师把微课发给每个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把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小组长汇总反馈给老师,完成老师发给学生的导学案第一段的测试任务。训练展示阶段的教学程序是: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的疑难问题,根据导学案第二段的内容强化训练(可以抽部分学生板演),展示训练结果,给予客观评价(可以通过AP反馈结果,老师予以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对板演结果予以评价)。

听完观摩课之后,我们带着很多的疑惑去了报告厅,期盼着专家们的解答。会场气氛活跃,大家抢着提问,执教老师、专家有问必答,知无不言。

昌乐一中推行的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模式,为我们以后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成功的先例,课堂中实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等策略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我看到了翻转课堂的博大与魅力。

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现实中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一刀切,课堂上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把简单的知识放在课堂上讲解,难得东西放在课后让学生自学完成,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持续发展,不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就我们学校来说,学生适应了看管式学习,学生一旦脱离老师的看管,就会变得无所适从,考上高中的学生就是明显的例子,老师看的少了,学生的成绩就会每考必下;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我校近年来的优秀学生比率在逐年下降,高分段人数很不景气。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突破发展和创新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当然,翻转课堂的推广与应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来支撑:一是办学条件。它包括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互联网、课程资源库、学生平板电脑等;二是师资力量。每节课都包含自学反馈和训练展示两个部分,也就是说一节课要变成两节课来上,一节课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要达到每名学生一张,教师的工作量大,业务能力要强,素质要全面。我校在现有的条件下实施翻转课堂,显然有一定的难度,但那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竭力追求的目标。

在昌乐一中的这段日子了,我常常为他们一个细小的举措,一个很小的场面所吸引、所触动,一个个零散的念头在脑子里一晃而过,牵动着我的神经,像引玉之砖催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