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山东潍州麓台学校有感
陕西陕丹凤县蔡川镇九年制学校:汪华文
清晨,我们迎着一缕初升的朝阳,伴着一丝飒爽的清风,匆匆的离开了中金国际酒店,来到潍州麓台学校开展研学活动。
潍州麓台学校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以弘扬传统国学文化,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融合传统与现代,培养兴趣与习惯,启迪知识与智慧,发展个性与特长。学校紧紧围绕“新六艺“即:诗、书、礼、乐、数、术,打造完整、系统的校园文化。学校特色鲜明,育人氛围浓厚,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参观了校园文化及部室建设之后,我们分享了韩吉东校长《打造一所新样学校》的专题报告。他从学校文化、职级制管理、课程改革、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讲了学校怎样追求文化厚度,突出德育育人,打造特色校园的创业历程。通过研学我有以下感悟:
感悟一:营造校园文化非常重要。
韩校长讲:“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传承,还要创新和发展。”麓台学校源于麓台学院,是前朝许多大儒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孟子讲学的地方。以此,学校把孟子作为学校文化的统领,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孟子塑像,学校提炼出“新六艺”学校文化内涵: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数以道分明,术以道阴阳。也就是用诗歌表达思想和志趣,用书籍来形成品格和修养,用礼仪来诱导言行和心智,用音乐来净化情感和心灵,用数术来阐明思维和判断,用学木来承载心志和变化。学校的墙壁、楼梯、楼道等一切可利用的地方都悬挂有主题文化拓展而出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圣哲画像等,漫步校园之中似与圣贤对话,与今哲低语,让人在不自觉的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和教育。
感悟二:校园文化是习惯养成的助推器。
韩校长讲,他们学校除过活动课,校园一片安静,两人成行、三人成队,地上垃圾学生都是抢着拾,这些好的习惯来自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源于他要求学生每天践行的“四个一”,即“每日一演讲、一诵读、一善事、一反省”。他提出管理的低级状态是“制约性”,中级状态是“人文性”,高级状态是“精神性”,当一个学生的精神得到了净化和洗礼,习惯的养成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不为而为之的事。上学期以来,我校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先后提出了“三个安静”、“三项要求”、“三种品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我们预期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原因在于它没有浓郁的校园文化奠基。
感悟三:智慧办学讲求原生态。
韩校长讲:“最好的教育是有人性、有感情、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有成就的教育”。现实中的教育往往被繁杂的事务冲淡了,被功利思想颠覆了。“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是圣贤的理论经典,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良知的,立足本土文化,立足自身基础的,可持续、突破发展的教育。我们农村学校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的理论精髓,但我们不乏教师的敬业、和善,不乏学生的勤奋、吃苦,这也是一种可以挖掘的原生态文化。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中国2000多年灿烂的传统文化里翱翔了4个多小时,走出校园已是烈日当空,我们带着仆仆的风尘、点点的收获、丝丝的感悟踏上了赴昌乐一中的路途。